国学百科

最具文化深度的古典国学百科网!

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孙子兵法

差别
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
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
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
后一修订版
前一修订版
孙子兵法 [2021/10/22 02:20]
feet8396
孙子兵法 [2021/11/04 04:42] (当前版本)
feet8396 [始计篇第一]
行 24: 行 24:
  
 《孙子兵法》的第一篇,叫做『**计篇**』,这里的『**计**』不是『**计谋**』的意思,而是『**计算**』的意思。 《孙子兵法》的第一篇,叫做『**计篇**』,这里的『**计**』不是『**计谋**』的意思,而是『**计算**』的意思。
 +
 +**计篇原文全文**
 +
 +> 孙子曰: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 +>
 +> 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,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与上同意也,故可以与之死,可以与之生,而不畏危。天者,阴阳、寒暑、时制也。地者,远近、险易、广狭、死生也。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。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者不胜。
 +>
 +>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,曰:主孰有道?将孰有能?天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众孰强?士卒孰练?赏罚孰明?吾以此知胜负矣。
 +>
 +> 将听吾计,用之必胜,留之;将不听吾计,用之必败,去之。计利以听,乃为之势,以佐其外。势者,因利而制权也。兵者,诡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。利而诱之,乱而取之,实而备之,强而避之,怒而挠之,卑而骄之,佚而劳之,亲而离之。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胜,不可先传也。
 +>
 +>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,得算多也;未战而庙算不胜者,得算少也。多算胜,少算不胜,而况于无算乎!吾以此观之,胜负见矣。
 +
 +
  
 1. **孙子曰: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!** 1. **孙子曰: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!**
  
-<code>孙子说: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,关系着民众的生死,决定着国家的存亡,因此,不得不认真、谨慎的研究。</code>+| 『**译**』     | **孙子说: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,关系着民众的生死,决定着国家的存亡,因此,不得不认真、谨慎的研究。** | 
 +| 『**例**』 | 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中记载,吴王故意考验孙武,挑选了180名宫女接受孙武训练,并由两名爱妃负责卒长之职。刚开始,纵使孙武三令五申表明军令如山,众宫女皆不理孙武的号令,两名爱妃作为卒长更大笑,于是孙武将卒长斩首,即便吴王阻止,孙武亦不理会。众宫女立即变得严肃起来,对军令绝对依从。吴王见爱妃被杀,非常生气,当下欲斩孙武,但为伍子胥所劝阻,吴王拜孙武为最高统帅。 | 
 +| 『**评**』 | 正是因为孙武认为战争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百姓的生死存亡,才在训练时杀了吴王爱妃,告诉所有人,对于战事一定要有敬畏心,其实做任何事,我们都应该要有敬畏心,有了敬畏心,才会认真对待,不自大,不骄傲,《孙子兵法》把这句话放在第一篇的第一句,足见其重要性。 |
  
 2. **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、五曰法。** 2. **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、五曰法。**
孙子兵法.1634869245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1/10/22 02:20 由 feet8396